時間:2024-03-08 08:50作者:下載吧人氣:16
前言
最近因為工作的原因,在學習使用mongodb數據庫,mongodb是最常用的nodql數據庫,在數據庫排名中已經上升到了前六。這篇文章介紹如何搭建高可用的mongodb(分片+副本)集群,分享出來供大家參考學習,下面話不多說了,來一起看看詳細的介紹:
在搭建集群之前,需要首先了解幾個概念:路由,分片、副本集、配置服務器等。
相關概念
先來看一張圖:
從圖中可以看到有四個組件:mongos、config server、shard、replica set。
mongos,數據庫集群請求的入口,所有的請求都通過mongos進行協調,不需要在應用程序添加一個路由選擇器,mongos自己就是一個請求分發中心,它負責把對應的數據請求請求轉發到對應的shard服務器上。在生產環境通常有多mongos作為請求的入口,防止其中一個掛掉所有的mongodb請求都沒有辦法操作。
config server,顧名思義為配置服務器,存儲所有數據庫元信息(路由、分片)的配置。mongos本身沒有物理存儲分片服務器和數據路由信息,只是緩存在內存里,配置服務器則實際存儲這些數據。mongos第一次啟動或者關掉重啟就會從 config server 加載配置信息,以后如果配置服務器信息變化會通知到所有的 mongos 更新自己的狀態,這樣 mongos 就能繼續準確路由。在生產環境通常有多個 config server 配置服務器,因為它存儲了分片路由的元數據,防止數據丟失!
shard,分片(sharding)是指將數據庫拆分,將其分散在不同的機器上的過程。將數據分散到不同的機器上,不需要功能強大的服務器就可以存儲更多的數據和處理更大的負載。基本思想就是將集合切成小塊,這些塊分散到若干片里,每個片只負責總數據的一部分,最后通過一個均衡器來對各個分片進行均衡(數據遷移)。
replica set,中文翻譯副本集,其實就是shard的備份,防止shard掛掉之后數據丟失。復制提供了數據的冗余備份,并在多個服務器上存儲數據副本,提高了數據的可用性, 并可以保證數據的安全性。
仲裁者(Arbiter),是復制集中的一個MongoDB實例,它并不保存數據。仲裁節點使用最小的資源并且不要求硬件設備,不能將Arbiter部署在同一個數據集節點中,可以部署在其他應用服務器或者監視服務器中,也可部署在單獨的虛擬機中。為了確保復制集中有奇數的投票成員(包括primary),需要添加仲裁節點做為投票,否則primary不能運行時不會自動切換primary。
簡單了解之后,我們可以這樣總結一下,應用請求mongos來操作mongodb的增刪改查,配置服務器存儲數據庫元信息,并且和mongos做同步,數據最終存入在shard(分片)上,為了防止數據丟失同步在副本集中存儲了一份,仲裁在數據存儲到分片的時候決定存儲到哪個節點。
環境準備
服務器規劃
服務器75 | 服務器84 | 服務器86 |
---|---|---|
mongos | mongos | mongos |
config server | config server | config server |
shard server1 主節點 | shard server1 副節點 | shard server1 仲裁 |
shard server2 仲裁 | shard server2 主節點 | shard server2 副節點 |
shard server3 副節點 | shard server3 仲裁 | shard server3 主節點 |
端口分配:
mongos:20000
config:21000
shard1:27001
shard2:27002
shard3:27003
網友評論